滥竽充数

滥竽充数

故事简介

混在队伍中蒙混过关的寓言故事

从前,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国家叫齐国。齐国的国君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,而且他喜欢听很多人一起合奏。他召集了三百个擅长吹竽的乐师,组成了一支庞大的乐队。这些乐师们每天都会在宫廷里为齐宣王演奏,那场面十分壮观。

竽师们排队准备演奏

有一个叫南郭先生的人,他根本不会吹竽。可是他看到这些乐师们在宫廷里的待遇非常好,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食物,住在舒适的房子里。于是,他心生一计,决定混进这个乐队。当乐队招人时,他就混在那些真正会吹竽的乐师中间,假装自己也很会吹。因为乐队里的人太多了,齐宣王也没有一个一个地去检查他们是否真的会吹竽,就这样,南郭先生成功地混进了乐队。

乐队集体演奏画面

每次乐队演奏的时候,南郭先生就学着其他乐师的样子,双手捧着竽,摇头晃脑,假装在吹奏。他的动作看起来和其他乐师差不多,所以一直没有被发现。就这样,他在乐队里混了很久,跟着大家一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。

新国君听独奏画面

可是好景不长,齐宣王去世了,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。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,但他和他的父亲不一样,他不喜欢听合奏,而是喜欢听乐师们一个一个地独奏。这个消息传来后,南郭先生非常害怕,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不会吹竽,如果单独演奏的话,肯定会被发现的。

南郭先生偷偷溜走

于是,在轮到他独奏之前,南郭先生趁着大家不注意,偷偷地溜走了。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蒙混下去了,要是被发现,肯定会受到惩罚的。从此以后,人们就用“滥竽充数”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本事,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