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,有一个小村庄,村子里有一口很大的锅。这口锅是大家用来煮东西的,比如煮一些野菜汤之类的食物。有一天,村里的一位老伯伯负责煮野菜汤,他在灶台下添了很多柴火,火势非常旺盛。
老伯伯一边往灶里添柴,一边看着锅里的野菜汤。突然,他发现锅里的汤因为火势太旺,沸腾得特别厉害,都快要溢出来了。老伯伯心里很着急,他不想让汤溢出来浪费掉,毕竟这些野菜也很不容易采集到。可是他没有想到把柴火撤掉一些来降低火势,而是拿起一个大勺,不停地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。他以为这样做,汤就不会再继续沸腾得那么厉害了。
可是,他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。尽管他一直在舀汤,锅里的汤还是不停地沸腾着,而且因为他的搅动,还时不时地溅出一些汤汁来。老伯伯累得满头大汗,却还是不肯停下来,他觉得只要自己继续舀汤,就一定能让汤不再沸腾得那么厉害。旁边的一个小孩子看到老伯伯这样做,觉得很奇怪。
小孩子对老伯伯说:“伯伯,您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呀。您看,下面的柴火还烧得那么旺,您只是把表面的汤舀来舀去,这就像是在阻止水沸腾,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。您应该把柴火抽掉一些,这样火小了,汤自然就不会沸腾得这么厉害了。”老伯伯听了小孩子的话,这才恍然大悟。
老伯伯赶紧把灶里的一些柴火撤了出来,火势慢慢地变小了,锅里的汤也不再疯狂地沸腾了。老伯伯看着锅里的汤,又看看身边聪明的小孩子,笑着说:“孩子啊,你可真聪明。伯伯只想着让汤暂时不沸腾,却没有想到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。这就告诉我们啊,做事情如果只是处理表面的问题,而不去解决根本的原因,那是很难真正把事情做好的。”从那以后,老伯伯就记住了这个教训,而这个故事也在村子里流传了开来,让大家都知道了做事要治本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