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古代,有一个叫楚庄王的君主。楚庄王刚即位的时候,并没有展现出什么特别的治国才能,反而整天吃喝玩乐,不理朝政。大臣们都很担心国家的未来,纷纷劝谏,但楚庄王却下令,谁要是再敢劝谏,就判谁的罪。
就这样过了三年,其实楚庄王心中是有自己的打算的。他在默默观察朝中大臣们的为人和能力,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。有一位忠臣名叫伍举,他实在忍不住了,就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来劝谏楚庄王。他对楚庄王说:“大王,我给您讲个谜语吧。有一只鸟,停在南方的一座山上,三年来不飞也不叫,大王您说这是一只什么鸟呢?”楚庄王听了,心里明白伍举的意思,他笑着回答说:“这只鸟啊,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
从那以后,楚庄王开始改变自己。他不再沉迷于玩乐,而是开始认真处理政务。他重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,惩治贪官污吏,发展军事力量。在他的努力下,楚国的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。
楚国开始对外征战,楚庄王带领着强大的军队,先后打败了许多周边的国家,扩大了楚国的领土。他让楚国在诸侯国中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,威名远扬。楚庄王真的如同他所说的那样,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策略,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隐藏锋芒后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让楚国走向了辉煌的道路。